中国梦专栏

当前位置:   首页 > 正文

牢牢把握“中国梦”的基本内涵——二论中国梦

2013年06月22日 08:31 于永军 点击:[]

牢牢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——二论中国梦 

 |作者:于永军 | 上传时间:2013-04-12 08:14

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。这三者相互联系,相辅相成,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,也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,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

近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出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,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,要在突出思想内涵、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工夫,在把握实践要求、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工夫,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,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中国梦视野宽广,内涵丰富,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呢?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声犹在耳:现在,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,我以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他豪情四射地坚信: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,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,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。

习总书记的讲话,清晰地告诉我们,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。这三者相互联系,相辅相成,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,也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,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这是党的十八大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,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号召,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,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。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,实际上这为中国发展勾勒了一个新的三步走战略,即:第一步,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(2020年)的时候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;第二步,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(2049年)的时候,建成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;第三步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把中国建设一个强盛的中国、文明的中国、和谐的中国、美丽的中国。强盛中国,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,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强,人民生活富裕、生活幸福为基本标志;文明中国,就是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,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,民主、法治更加健全和完善,中国人民的素质好,社会文明程度高;和谐中国,就是社会公正、安定有序,团结和谐,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,共同发展。美丽中国,就是尊重自然、受用自然、保护自然,生态文明环境良好,天蓝地绿水清。显然,这是一幅真实而美丽的中国梦画卷,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景愿。

这里,鲜明地规定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。就是要体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属性。在依靠人民、造福人民中实现伟大的梦想。它既是一个关系人心向背、政权兴亡的根本政治问题,又是一个检验我们党是否真正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、是否真正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标准。

这里,鲜明地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。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,也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。坚持这条道路,昭示着道路自信,昭示着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这里,鲜明地彰显了中国梦的奉献情怀。就是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,也要有利于世界的文明进步。从孔子提出天下为公社会大同思想,到康有为的《大同书》、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口号;从毛泽东关于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重要思想、邓小平关于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的雄心壮志,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惠及世界的中国梦。一种奉献于人类的伟大情怀在这里一脉相延,一个伟大民族穷则独善其身、达则兼济天下的优秀文化心理在这里闪耀。中国梦,是世界和平梦、人类和谐梦。习总书记的中国梦思想观,寄托着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记忆,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、新贡献。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,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气度。

梦想是引领成功的风帆。当梦想成为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清晰思想和坚定信念,就会成为一种神圣的国家意志、民族意志,化作不可抗拒的变革社会的伟大力量,并创造出令世界景仰和称颂的人间奇迹。很显然,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。牢牢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,中华民族心往一块想,劲往一处使,就会聚起强大的正能量,就能够有力地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。

有梦想,有机会,有奋斗,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。我们坚信,中华民族生于斯、长于斯的这个美丽家园,明天肯定会更加美好。因为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。因为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

 

上一条:“中国梦”:13亿人的梦——三论中国梦 下一条: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—一论中国梦

关闭

时事要闻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