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支部工作制度
一、党员大会制度
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。主要任务是:传达和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决议、指示;讨论通过本支部的工作计划;听取、审查支委会的工作报告;选举支委会;对吸收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作出决议;讨论决定党员的奖励和处分以及支部的其他重要事项。
二、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
每2个月至少召开1次。主要内容是分析研究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和党员、群众的思想状况;讨论决定如何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;研究支部工作计划、工作报告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。
三、组织生活制度
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一般半年召开1次。主要内容:检查支部党员干部在贯彻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,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,在思想、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坚持党性原则,密切联系群众,遵纪守法,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和问题,以及上一次组织生活会所制定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。
四、学习(党课)制度
每学年一般不少于4次学习(党课),党员参加率达85%以上。学习(党课)应以“增强党性,提高素质”为目的,主要是学习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;学习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;学习新党章;学习党的十八大有关文件;学习学校党政的有关文件等,对党员进行理想、信念、宗旨、纪律、优良传统、形势任务等教育。
学习(党课)要形式多样,生动活泼,由党支部自行组织,也可参加校党委和机关党委统一组织的学习(党课)。
五、党内监督制度
(1)党支部一般每学期对党员履行党员义务、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。
(2)党支部要主动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党员的意见,帮助党员改正缺点和错误。
(3)党支部对本单位干部的使用、奖惩应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六、思想政治工作制度
(1)做好党员、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,经常研究分析党员、群众的思想情况,并提出做好工作的意见。
(2)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本单位的业务工作,紧密结合党员、群众思想实际进行,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。要坚持实事求是、教育疏导的原则,帮助广大党员、群众解决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上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,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增强凝聚力。
(3)广泛开展谈心活动,听取党员、群众的汇报,做好思想工作。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。
七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
一般每学年进行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,其基本方法是:
1、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。
2、对照党员标准进行个人总结。
3、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民主评议,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。
4、支委会根据评议情况,将每个党员的主要优缺点转告本人,并督促其改正。
5、表彰优秀党员,处置不合格党员。
八、创建“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党支部”和先进评比制度
积极开展创建“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党支部”及“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党支部”评比活动。其基本方法是:
1、年初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;
2、年中对目标实施情况组织一次检查;
3、每年在“七一”前积极参与先进评比。
九、请示报告工作制度
(1)党员要经常主动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本人的思想、学习和工作情况,汇报党员群众的思想反映。党员外出时间较长(1个月以上),应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,党支部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。
(2)党支部的年度计划和工作开展情况,要定期向机关党委报告,每年不少于2次。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。
十、党支部工作记事簿制度
党支部应将本支部的基本情况和各项工作内容及时、认真、如实地填写在记事簿内。上级党组织在检查、考核支部工作时,记事簿填写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。